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比亚迪兜底智能泊车、鸿蒙智行推智驾险:L3责任边界认定仍需突破

7月9日消息,在自动驾驶责任界定尚未明确的当下,比亚迪宣布对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承担全部责任。此举不仅点燃了资本市场的热情,也再次引发行业对自动驾驶责任认定的关注。

比亚迪今日宣布全面兜底智能泊车相关风险,并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接近L4级的智能泊车能力。公司承诺:在中国市场,比亚迪将对所有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进行全面保障。

“这意味着用户在使用天神之眼智能泊车辅助功能过程中发生的任何安全问题及相关依法应由本车承担的损失,无需走保险流程,可直接联系比亚迪售后处理。”比亚迪方面表示,此举最大的好处是不影响次年保险费率,避免保费上涨。

受此消息影响,比亚迪智驾概念股联创电子直线拉升一度逼近涨停,宇瞳光学、通达电气、亚太股份、豪恩汽电、德赛西威等个股也纷纷跟涨。

在推出兜底政策的同时,比亚迪宣布将进行“天神之眼”系统OTA升级。此次升级涵盖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模块十余项新功能,覆盖A/B/C三大平台多款车型。

泊车功能新增三速泊车、车头泊入、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等功能,并优化悬空障碍物识别能力;行车方面,支持更多复杂场景如环岛通行、连续绕行、高速施工借应急车道通行,并新增前车加塞时的闪灯鸣笛提醒;安全方面,AEB功能可在夜间80km/h速度下实现对两轮车侵入车道的紧急制动。

2月10日,“天神之眼”智驾系统正式发布。据官方数据,目前该系统搭载车型保有量已突破100万辆。需注意的是,比亚迪此次提出的“全面兜底”仅限于智能泊车场景。

对于因泊车辅助系统异常或算法失误导致的事故,依据法律规定或司法裁定应由本车承担的维修费用、第三方财产损失及人身伤害赔偿,均由比亚迪负责;而在非泊车场景下使用行车辅助功能时,比亚迪强调驾驶员仍需手扶方向盘。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L1至L5五个等级。L2级为“人机共驾”阶段,驾驶员需全程监控路况并随时准备接管;L4-L5则由系统全权负责。

当前中国自动驾驶整体处于从L2向L3过渡阶段,但责任划分仍是难题。由于L3级同样属于“人机共驾”,法律尚未明确定义企业在其中应承担的具体责任。

为推动消费者接受智驾车型,部分车企已推出类似“兜底”的保障措施。例如小鹏汽车推出的“智能辅助驾驶安心服务”,车主每年支付239元即可获得涵盖行车与泊车全场景的保障,最高赔付100万元;鸿蒙智行旗下车型也为新车提供限时“智驾无忧服务权益”,根据不同车型提供高达300万或500万元的保障。

然而相比企业层面的商业保障,业界更期待国家层面出台针对L3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的法律法规。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近期在一次发布会上表示:“非常期待L3早日落地,希望国家相关法规尽快出台,这样我们就能在车内安心地小憩片刻。”

目前相关政策正逐步完善。4月1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实施,首次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个人乘用车上路提供了制度保障。此前,北京、武汉等地已启动L3级自动驾驶试点,允许特定车型在限定区域内测试运行。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建议称:“应在发展与安全并重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基于功能分类的高级别自动驾驶产品准入测试标准,制定和修订相关交通安全法规,加快推动L3级自动驾驶规模化上路。”

福利游戏

相关文章

更多

精选合集

更多

大家都在玩

热门话题

大家都在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