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四小龙之一!云从科技减员求生:董事长年薪降7万
时间:2025-05-06 | 作者: | 阅读:0曾被誉为“AI四小龙”中的云从科技,披露2024年年报。这是近7年来,其营收最低的一次年度披露,同时已连续第8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超45.79亿元。
这份财报显示,2024年全年,云从科技营收约3.98亿元,同比下降36.69%;归母净利润约-6.9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8.12%。
此外,云从科技在一年内整体员工数量锐减超四成,研发人员减员比例高达51%,此外,公司仅有的三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云从科技副总裁、AI平台中心负责人张岭,也在年内离任,目前公司仅余2位核心技术人员。
面对业绩萎靡与大减员的双重风波,云从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周曦的年薪也有微调:年薪为191.49万元,比去年少了7.46万元,降幅为3.75%。
去年又亏近7亿,董事长年薪降了7万
2024年全年,云从科技营收约3.98亿元,同比下降36.69%;其中,主营业务同比下降36.70%。新浪科技统计发现,这是公司自2018年披露营收数据以来,近7年间营收最低的一次年报披露。
早在2022年上市初期,云从科技便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预计2022—2025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规模分别为16.82亿元、25.01亿元、32.27亿元和40.1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3.60%。但从目前的财务表现来看,2022年—2024年间,云从科技营收分别为5.264亿元、6.281亿元、3.98亿元,同比增长-51.06%、19.33%、-36.70%。
现实远不如理想丰满,甚至于2024年的整体营收,也仅为上市初期预计的12%。
在净利润表现方面,2024年度,云从科技归母净利润约-6.9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8.12%。这是公司财报披露以来连续第8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超45.79亿元,且亏损额度不见缩小。
同样,就在上市初期,云从科技曾将扭亏为盈的时间线设定在2025年。然而从目前表现来看,这一扭亏为盈的时间节点规划,恐怕也将沦为“空谈”了。
据云从科技年报,营收下滑主要系公司主动推进产品组合与客户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收缩低附加值业务单元、聚焦优质客户群体,推动业务质量结构性优化,却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新签订单规模的收缩。
对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一事,云从科技并未给出整体说明。不过从其主营业务营收下滑以及产品毛利双双下滑,或许成为影响公司利润的关键。
分产品来看,2024年,云从科技软硬件组合、技术开发、基础操作系统及应用产品等各大类别中,除软硬件组合产品毛利微增0.69%外,其余产品毛利率均全部下滑,且营收全面同比下滑。
对于本就常年亏损的云从科技而言,产品毛利及营收下滑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的下滑已无可避免。主动推进产品组合与客户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同时,云从科技的亏损额度,也变大了。
半数研发人员,一年内“消失”了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云从科技发生了较大规模的企业员工“瘦身”情况。
据云从科技2024年报,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职员工数量合计453人。相比之下,2023年,云从在职员工数量合计801人。过去一年间,云从科技员工数量减少348人,减员比例高达43.44%。
在减员过程中,尤以研发人员的减少最为突出。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云从科技共有研发人员228人,较上期467人减少239人,减员比例高达51.18%。与之相对应的,2024年,云从科技的研发费用也降低了18.27%。
对于研发人员锐减一事,云从科技的解释为:“公司智能技术平台及核心算法体系已完成战略级升级,促使代码类研发岗位的结构性需求呈现递减态势。在此过程中,公司依托自主创新的技术矩阵与产品架构,系统性优化了研发工作流程,通过技术赋能实现研发效能的范式转换。”
但从萎靡的财务数据来看,这场减员行动并未充分降低成本,而公司的技术矩阵和产品结构也远未达到推动公司收支平衡,甚至扭亏为盈的地步。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云从科技董事长、总经理周曦的年薪微降了7.46万元,仍达到191.49万元。此外,公司仅有的三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云从科技副总裁、AI平台中心负责人张岭,也在年内离任,目前公司仅余2位核心技术人员。
两大股东先后减持,早已失宠?
在股东持股情况上,2024年,此前便已多次减持云从科技的第二大股东佳都科技,年内再度减持761888股,加速离场。
在此之前,佳都科技曾在2023年云从科技解禁期后大幅度减持云从股份,解禁后第二天便减持604.2万股,变动数量占流通股比例1.13%,套现约1.41亿元。
此外,云从科技第三大股东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云逸众谋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也在年内减持了1499.4426万股。
前三大股东中,两位股东先后减持,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云从科技于资本市场的“失宠”。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DeepSeek等新一代AI明星企业的崛起,云从科技作为上一代的明星企业,不仅需要应对后起之秀的冲击,同时也要面对来自大型设备厂商、互联网大厂的多重挑战。在模型价格不断下降,竞争不断加剧的当下,长久没能实现盈利的云从科技,也正在失去其原有的吸引力。
来源:https://news.mydrivers.com/1/1045/1045724.htm
免责声明:文中图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心愿游戏发布此文仅为传递信息,不代表心愿游戏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相关文章
更多-
- 我国生成式AI用户规模超五亿人 超九成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
- 时间:2025-10-19
-
- 大突破!腾讯AI可预测肺癌基因突变:准确率99%
- 时间:2025-10-15
-
- 官宣定档11月13日!百度世界2025将于北京举办
- 时间:2025-10-13
-
- AI PC到底有啥好处 微软:以前需要几万块 现在随便买
- 时间:2025-10-12
-
- 黄仁勋谈AI竞争:美国整体未大幅领先中国
- 时间:2025-10-10
-
- 英伟达 CEO 黄仁勋:AI 数据中心应建设配套离网发电能力
- 时间:2025-10-09
-
- 周鸿祎:推理算力才是未来 让AI不仅能读清华 更能真正赚大钱
- 时间:2025-10-09
-
- 金球奖影后惊呼“我们全完了!” AI女演员正震动好莱坞
- 时间:2025-10-04
大家都在玩
大家都在看
更多-
- 抖音评论区管理员招聘怎么弄?评论区引导评论话术有哪些?
- 时间:2025-10-20
-
- 元气桌面如何查看版本号
- 时间:2025-10-20
-
- 小红书发布技巧流量高有哪些?发布的小红书为什么没流量?
- 时间:2025-10-20
-
- devc++怎么修改背景色
- 时间:2025-10-20
-
- dx9和dx11有什么区别
- 时间:2025-10-20
-
- 战锤40K战争黎明终极版兑换码是什么
- 时间:2025-10-20
-
- Ara:history
- 时间:2025-10-20
-
- 命令与征服3凯恩之怒兑换码是什么
- 时间:2025-10-20